提振消費既是事關激活內需新動能、經濟發(fā)展的宏大課題,也是人民群眾提升生活品質的現實關切。將提振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,需要在擴大內需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中找到關鍵突破口。
將提振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是經濟與民生發(fā)展的雙重需求。一方面,擴大內需是穩(wěn)增長的核心抓手,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連續(xù)多年超過60%,成為拉動經濟的主引擎。當前居民消費意愿不強,亟需通過政策聯動釋放更大潛力。另一方面,惠民生是提振消費的根本前提,消費的可持續(xù)增長依賴于居民“能消費、敢消費、愿消費”。提高居民收入、完善社會保障、優(yōu)化公共服務,是消除消費后顧之憂的關鍵。
一段時間以來,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實施為提振消費、擴大內需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實踐證明,將消費與民生結合的政策以及多維舉措的協(xié)同取得了顯著效果。如:消費場景創(chuàng)新激活市場活力,冰雪經濟、銀發(fā)消費等新增長點蓬勃發(fā)展;政策組合拳釋放乘數效應,以舊換新、消費券發(fā)放、服務消費提質等措施疊加,推動消費結構升級。
相關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阻力和挑戰(zhàn):一是政策銜接不暢,不同部門制定的政策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協(xié)調,導致提振消費與惠民生的政策目標、措施和實施時間存在不一致甚至相互沖突的情況。有的地方商務部門為了提振消費推出了購物補貼活動,但財政部門在預算安排上沒有充分考慮,導致補貼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。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,國家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,但在某些地區(qū)消費者對補貼政策的具體內容和申請流程還不了解,導致很多符合條件的消費者未能享受到補貼。三是市場供給與需求不匹配,商品和服務的供給結構與消費者的多樣化、個性化需求存在脫節(jié)現象,導致消費者找不到合適的商品和服務進行消費,影響了消費市場的活躍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