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情報員沈安娜是一位奮戰(zhàn)在隱蔽戰(zhàn)線上的巾幗英雄,她曾潛伏在國民黨內部長達14年之久,用智慧與勇敢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。
在1937年至1950年期間,沈安娜家庭相冊中的珍貴留影,每一張都講述了一段隱秘往事。
每一次生離都可能是死別
“能拍照要拍張照”
發(fā)表于1948年4月14日南京《中央日報》上的一張照片中,蔣介石站在主席臺中央講話,他正在主持召開國民黨中央全會。
主席臺最右側是兩名速記員的席位,其中一位年輕的女速記員,就是沈安娜。當時,她的名字叫沈琬,是一名潛伏在國民黨機要中樞的中共秘密情報員。
1934年,19歲的沈安娜從速記學校畢業(yè)。次年,沈安娜被國民黨浙江省政府招錄為速記員,也正式成為中共隱蔽戰(zhàn)線的一員。
沈安娜的丈夫華明之根據(jù)組織指示,一直指導、配合、掩護沈安娜的工作。在十余年的潛伏生涯中,他們在艱苦而驚險的隱蔽戰(zhàn)線戰(zhàn)斗,遇到很多次兇險難關。
沈安娜曾說:“每一次生離,都有可能是死別。所以,能拍照,要拍張照;能擁抱,要擁抱一下再走……”每一張全家人認真打扮的合影后面,都有一段隱秘的往事。
打進國民黨機密中樞
“這就是戰(zhàn)斗的地方”
1937年,杭州淪陷。沈安娜、華明之接到黨組織的指示,準備去武漢尋找黨組織。在離開之前,沈安娜、華明之將一歲的兒子慶來托付給華明之的母親,并將他們送到上海。
第二年,沈安娜、華明之根據(jù)黨的指示,從武漢到達重慶。憑借此前的工作經歷,沈安娜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擔任機要處的速記員。
有了明確的任務,他們心情明快起來。華明之在重慶嘉陵江畔,指著遠處的上清花園(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處),對沈安娜說:“看,那就是你將來戰(zhàn)斗的地方?!?/strong>兩個意氣風發(fā)的年輕人,還不知道未來會經歷怎樣的艱險。
1940年2月,在重慶大轟炸的炮火中,沈安娜、華明之的第二個孩子在防空洞里出生了,是個女兒。華明之為她取名華克放,“克”是“能”的意思,華克放就寓意著中華民族一定能解放。
1943年,沈安娜去照相館拍攝證件照。華克放一定要和媽媽一起拍照,最后攝影師想了個好主意,讓華克放捏著媽媽胳膊,站遠一點合影,這樣拍攝的照片經過裁剪,就可以一片兩用。
在按下快門那一刻,沈安娜笑了,但是不難看出,她面容憔悴,這段時間,她因為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折磨而形銷骨立。
一年前,沈安娜和華明之的聯(lián)系人被捕,他們已經做好準備,隨時迎接生死考驗。萬幸,預想的險境沒有到來。
放棄晉升機會
始終沒有離開速記員崗位
1946年,國民政府和國民黨機關開始還都南京。沈安娜一家人換上了最好的衣服,認真打扮,拍照留念,以此告別戰(zhàn)斗了8年的重慶,開始了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在南京的潛伏歲月。
在回到南京開展工作之前,沈安娜一家先匆匆忙忙回了趟上海,見到了心心念念的老父、老母,和他們的大兒子慶來(右一)。慶來十歲了,已經認不出沈安娜,是他分別已久的媽媽。
在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,沈安娜和華明之留下了一張照片。他們身后,就是沈安娜日常工作的地方。沈安娜手里的皮包,永遠都裝著她的速記本。當她獲得情報時,就會第一時間用速記符號,記在速記本上。
從1935年開始,沈安娜以速記員的身份做秘密情報工作,直到公開身份之前,她拒絕了晉升機會,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崗位。
完成潛伏任務
“完整無缺回到黨的溫暖懷抱”
1949年農歷新年過后,沈安娜和華明之接到黨組織的指示,不必再隨國民黨機關南行。他們按捺心中的興奮,默默做著離開的準備。
后來因為形勢有變,黨組織又指示沈安娜繼續(xù)留守南京。華明之帶著孩子們先撤到上海。在離開前,他們利用一點間隙,拍了一張合影。他們的女兒華克放回憶:每個人都心事重重,只有媽媽,勉強笑了一下。
直到1949年解放大軍橫渡長江,解放南京前夕,沈安娜才匆匆撤離南京。她回憶說:“我們完成了潛伏任務,完整無缺回到了黨的溫暖懷抱。”
1949年10月1日,沈安娜特意換上了剛發(fā)不久的新軍裝,將舊旗袍脫下,放到了箱子里。新中國成立后,沈安娜繼續(xù)從事隱蔽戰(zhàn)線的工作。
朝鮮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沈安娜的大兒子慶來將15歲的年齡虛報為17歲,瞞著父母報名參軍。在慶來臨行前,沈安娜一家人換上了剛配發(fā)不久的“列寧裝”,拍了一張合影,為慶來送行。
那段潛伏、隱匿的歲月,對于后來人來說是一段傳奇,但對于親歷者來說,則是至死不忘的印記。
很多年以后,曾經深入敵營十四年的沈安娜在彌留之際仍在囈語:“我暴露了,他們抓人了,從后門走……”
致敬隱秘戰(zhàn)線
六集系列紀錄片《英雄無名》
將于8月28日—9月2日
每晚19:22
在總臺CCTV-9紀錄頻道播出
更多故事,敬請關注
?
?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所有。未經許可,請勿轉載使用。